老子的政治觀-政治系政論:張雅婷一、本論 從有人類開始以來,人類就與政治繫下了一段不解之緣,關係密切。早自遠古時代,就存在了一些簡單的社會組織,那就算是一種最原始的政治型態,到了歷史時代,人與人的互動逐漸頻繁,文字也開始使用,政治便成為生活的一大重心。從帝王政治、封建政治到現在的民主政治,無論是什麼型態的政治,政治永遠是當代最大的一個課題,也因為如此,歷代研究政治的人不計其數,為的就是努力探求最適合當代的政治,然而,每個人對政治的觀點卻不盡相同,有主張用威勢刑罰的法家,也有認為用仁義教化人民的儒家,不過我們要探討的則是老子的政治觀。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老子這位神秘人物,史記老子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使也。……,因家於齊焉。」,雖然史記傳作所述較為詳實,但歷代以來對於老子的身世都很模糊,許多考據多不可考,不過下列數事卻可得到證明,一則他和孔子同時,可能年長於孔子。二則他曾著作有關道德經五千餘言,後世流傳的道德經非偽作。三則他主張無為與世傳之道德經內容相和,而從道德經一書我們窺見了老子對政治深刻簡奧的思想,雖然歷經二千多年其智慧還是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竟連雷根總統都推崇這位中國古代的哲人,因此我相信老子對於政治一定有著相當不凡的見解,否則他的影響力如何能跨越時空,無所不在呢? 要探討老子的政治觀,先從他的政治思想基礎論起,其實,老子一切已道為本,當然,其政治思想基礎也是建構在「道」上面,而何謂道呢?簡單來說,道為通貫萬物之普遍的必然的律則或根本原理。道德經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天大,地大,道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其一焉。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為有一物在天地形成前就已存在,無聲無息,恆存不變,且運行不息,為萬物之本源,因為無以名之,只好命名為道,勉強解釋為大,大無邊際最後歸回原處,因此,天下有四大,一曰天,二曰地,三曰道, 四曰王,王是政治之始,但王畢竟是人,人需符合地的法則,地符合天,天符合道,道符合自然,從以上這些推論我們不難發現,為政之道乃要順乎自然,但順乎自然這字眼又太籠統了,我們可以從下列的幾段文字一窺老子對順乎自然的看法,「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註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註2),由此可知,老子認為在統治的威權下,國家不但不會運行順暢,反而是使國家趨於敗亂的原因,忌諱多,政令繁瑣,科捐稅雜,民無所是從,致貧之道。而社會上權勢利益團體愈多,國家愈難治理。人多伎巧,玩物喪志,人人耽於聲色刺激,人心浮動。法令僅能治標,亂因不除去,盜賊難禁。老子認為政治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做到無為而治,法令威權丟一旁,由人民發自內心,自主自發地配和政治良好運作,這正是所謂的順乎自然。 為什麼老子如此推崇無為呢?在王雲五著的先秦政治思想一書中談到,從無為的出發點會產生一連串的性行,包括(1)知足(2)謙德(3)柔弱(4)不爭數項,下列依序就老子一書摘述其言於下 (1)知足:「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己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長久。」(註3) (2)謙德:「江海所以能為百古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而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註4) (3)柔弱:「天下莫柔弱於,水而堅強者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能受國之垢,視為社稷主;能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註5) (4)不爭數德:「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為不爭之德。是為用人之力,是為配天古之極。」(註6) 基本上,上述的這些性行與無為形成了一種循環系統,若君主實行無為而治,其人民必能知足、謙虛,懂得以柔自處,同樣地,如果一國之民都能謹守以上之德性,君王就不需大刀闊斧了。而老子主張的無為而治,所憑藉之最重要的基礎為形上學,也是因為形上學使老子深信要保障人民的自我實現需依賴政治上的無為,「大道犯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中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註7),從上面的章句,我們可以了解老子認為形上之道乃是造化萬物之道,不需語言,不用教導,沒有控制、規令、干涉、操縱,只是讓萬物在一種自成和諧的秩序中運行,各安其位,各據其德,根本不需要刻意的經營安排都能實現自我,換句話說,萬物自己本身能夠依循著道而行自生字濟,同樣地,把此觀點拉到現實政治上來未嘗不是如此,如果能讓人我物我都各安其位,政治自然清平,災亂何來之有? 不過實現無為而治有一個必要的條件,那就是統治者需要具備聖人的素養。在之前談到的形上之道,萬物要運行在一種和諧的秩序上運行才得以自我實現,切入政治層面,聖人統治者乃為人間秩序的保護者,抵抗其招受到的干擾。依照老子的反省,人間的失序起因於統治者的有為造作,立名檢物,強分貴賤,使百姓失去了純樸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對立不斷。因此,無為政治其中一個重要的限制就要寄託於統治者的修養和積德上。 接下來進述老子對於治國所主張的政策,第一個為稅輕政簡,「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失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焉。看了上述文句,我們可知人民之所以生活困難是因為苛捐稅雜,人民負擔沉重;人民之所以難治理是因為上位者任意妄為,讓人民無所適從。再來為愚民政策,他強調開通民智不見得好,因為如此,人民就開始懂得巧詐,蒙蔽了他們原始天性,反倒是讓人民無知守真、順其自然,較易管理。另外老子認為尊重民意,也是相當重的一部份。最後寧靜勿擾也是老子所強調的,他認為治國若能依循自然之道,寧靜勿擾,則神聖和道,國泰民安。 而無為而治的理想國度又是如何呢?我們在老子第十八章能夠看到老子對於其理想國度─小國寡民的勾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不遠徙。雖有舟與,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註8)這裡所謂的國家,並非建立在權力之上之政治組織,而是一個擁有文明卻沒有文明之害的生活共同體。 老子的政治觀─無為而治,在先秦政治智慧中是相當豐富的一個部分,連孔子也曾經說過:「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天何為哉,己正南面而已。」,可見其推崇一斑。而為什麼老子會提出其無為而治的想法呢?其實支持他最大的應是當時的客觀事實。古代社會經濟是屬於一種自然經濟,大致上依賴自然,對於民眾打擊較大的就屬天災和人禍,天災難以避免,人禍卻可以減少,因此國家應盡量減少賦稅,使民以時,減少干擾。而古代的社會結構是依血緣關係整合而成的自然群體,君王應盡量利用這種以親緣關係為基礎的政治關係和民眾對於社會傳統意識的遵從與維護,更要利用民眾自動自發的社會責任感與族群向心力來幫助政治良好運作。 不過隨著社會矛盾的加深,社會變革的劇烈,導致在行政上、經濟上的社會管理日趨複雜,刑罰愈用愈濫,法規愈修愈多,無為政治,事實上是在迴避社會矛盾,當適應無為政治的社會環境不復存在時,它就無法招架了,其次是人性問題,老子把人性仍置於善良的基礎上,否則他不會講起「安其俗,樂其居」的話來,可是人性都是善的嗎?假若在老子的理想國理產生了一部份為利是圖的小人,那政府官長又該如何自處呢?可見老子的政治理想雖好,但在現實層面上的確有實行上的困難。 雖然老子提出的政治觀點在時空差異下,有其不完善的地方,無法真正落實在現實上,但從其政治觀點,我們瞧見老子對於和諧無爭的政治環境情有獨中,而正和人類最後企求的理想─世界大同不謀而合,無論如何,老子的政治智慧的確令人讚賞,而且我相信如果能擷取其可行的部分來治理國家,理想國應不遠矣!二、附註:註1:道德經17章 註2:道德經57章 註3:道德經44章 註4:道德經66章 註5:道德經78章 註6:道德經68章 註7:道德經37章 三、參考書目: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袁保新著 文津出版社 1997年12月出版老子止笑譚─朱邦復著 時報出版社 1994年2月十五日出版先秦政治思想─王雲五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9月出版先秦諸子政治思想研究─論文 先秦政治的智慧與謀略─曹峰著 國際村文庫書店 1993年8月出版四、附錄:老子政治哲學的價值與限制:老子政治哲學在中國傳統的社會中,一直有著莫大的影響。時到今日,滄海幾度桑田,人類生活早有了嚴重的改變,我們不僅要問老子這套哲學是否適用於今日?它的洞見是什麼?又有什們侷限?略論如下。老子雖然處身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但他無為而治理想的揭示,由於能扣緊人生自我實現的主題,與二十世紀人類以自由為首出的政治關懷,息息相關,所以並沒有因為時代的古遠而失去其現代性。然而老子這種無為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並非全無疵議之處。特別是當我們從我們從民主與法治的觀點來看老子的政治哲學時,我們必須承認老子的思想仍舊不脫中國內聖外王的思考模式,即對於政治秩序的建立,過度依賴道德與思想的力量,而未能在法治的基礎上來謀思如何限制政治權威的濫用,以及確保個人的自由與尊嚴,因此,如果我們希望開發老子政治哲學的現代意義,必須將老子的思想與現代法治精神結合,如此方能適應當前時代的需要。治大國,若烹小鮮語出老子60章,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煎小魚那樣,不要常常去擾動它,擾動太多,小魚就爛了。這或許是老子哪天下廚時的突然啟發,有點類似於禪宗的頓悟,它以極其形象、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極其艱深複雜的治國策略。可惜老子惜墨如金,點到為止,沒有繼續作深入的闡述。不過,依據老子的總體思想,這應當是其無為而治的具體發揮,但它屬於有為的「無為而治」,不是寧可放棄對魚的享用,而是如何更好的享用,即對大國而言,政令法規的推行要牽涉到極度複雜的社會關係,廣泛的社會領域,激起強烈而持續的社會反應,因此,政治的實施應當慎之又慎,告誡統治者不要濫施個人意志,以盡量不擾民或少擾民為上。
3
留言列表